个体工商户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0:22:55   浏览:910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个体工商户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国家计量局


(1999年2月14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2号发布的《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将本文废止)



个体工商户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一九八七年七月十日国家计量局发布)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十八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十六条、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个体工商户制造、修理计量器具,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个体工商户制造或修理计量器具的范围:

(一)制造范围:杆秤、戥秤、直尺、折尺、角尺、平板、量提以及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殊情况,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允许制造的其他简易计量器具。

(二)修理范围:地秤、台秤、案秤、杆秤、戥秤、人体秤、商用电子计价秤、天平、压力表、血压计、平板、刀口尺、卡尺、千分尺、百分表、千分表、水平仪、万用表、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频率表、相位表、酸度计、比色计、电导仪、秒表、示波器以及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殊情况,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允许修理的其他简易计量器具。

第四条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合法的身份证明;

(二)固定的经营场所;

(三)与所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相适应的工具和设备;

(四)具备检定条件或有承担检定的单位;

(五)人员经考核合格;

(六)必要的技术文件和计量规章制度。

第五条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个体工商户,必须向当地县(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考核。按照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条件考核合格的,发给《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之后,方可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凡未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者《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的,不得制造或修理计量器具。

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年。在有效期满前三个月,可向发证机关申请复查。经复查合格的,可延长五年。

第六条 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个体工商户,准予在批准项目的产品铭牌、合格证和说明书上使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志和编号。

取得《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的个体工商户,准予在修理合格证上使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志和编号。

第七条 个体工商户对所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必须检定合格并出具合格证,方可销售或交付用户。

第八条 制造计量器具,必须符合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批准的型式。

制造计量器具新产品,必须向当地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型式批准或样机试验。

第九条 凡易地经营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须经所到地方的县(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验证核准后,方可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并在固定的场所从事经营,接受当地县(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条 对个体工商户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质量,当地县(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发证机关可吊销个体工商户的《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者《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

(一)产品质量降低,经整顿仍达不到技术标准或检定规程要求的;

(二)工具设备、人员的技术状况和检定条件以及有关规章制度经检查已达不到原考核条件的。

第十二条 凡制造的计量器具已是国家淘汰的,发证机关应注销个体工商户《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第十三条 未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者《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责令其停止生产、停止营业,封存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相当其违法所得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罚款。

第十四条 制造、销售未经型式批准或样机试验合格的计量器具新产品的,责令其停止制造、销售,封存该种新产品,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 制造、修理本办法规定范围以外的计量器具或者不按照规定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责令其停止制造、修理,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十六条 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未经检定或者经检定不合格而销售和交付用户的,责令其停止销售、重修重检,没收全部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七条 制造、销售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没收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决定。

第十九条 申请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型和样机试验,办理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应按规定缴纳费用。

第二十条 各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需要和本办法的规定,可制定实施办法。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包头市本级土地储备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包头市本级土地储备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包府办发〔2011〕132号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单位,中直、区直企事业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包头市本级土地储备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七月一日


包头市本级土地储备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土地储备行为,加强土地储备资金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以及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07〕17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土地储备资金,是指土地储备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征收、收购、优先购买、收回土地以及对其进行前期开发等所需的资金。
第三条土地储备资金的使用管理实行土地储备管理委员会决策、土地储备机构运作、财政部门监管的原则。
第四条土地储备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专项管理。
第五条土地储备资金来源:
(一)市财政部门从已供应储备土地产生的土地出让收入中拨付给土地储备机构的土地收储成本等相关费用。
(二)市财政部门按规定提取的国有土地收益基金。
(三)土地储备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借的银行贷款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
(四)其它形式筹集的用于储备土地的资金。
(五)上述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
第六条土地储备资金专项用于征收、收购、优先购买、收回土地以及储备土地供应前的前期开发等土地储备开支。
第七条土地储备资金使用范围:
(一)征收、收购、优先购买或收回土地需要支付的土地价款、征地和拆迁补偿等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及依法需要支付的与征收、收购、优先购买或收回土地有关的其他费用。
(二)征收、收购、优先购买或收回土地后进行必要的前期土地开发费用。
(三)征收、收购、优先购买或收回土地需要支付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利息。
(四)支付的有关税费和土地储备期间发生的可行性研究费、规划设计费、预决算编制及审核费、工程竣工验收费、评估费、土地测量费、拆迁管理及服务费、公证费、审计费、广告宣传费、场地租金费等。
(五)支付土地储备管理费,包括土地储备期间发生的场地看管费、维护费。
(六)经市土地储备管理委员会批准的与土地储备有关的其他费用。
第八条土地储备资金实行预决算管理。土地储备机构根据资金使用计划按项目实施进度合理调度使用资金,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成本核算。
第九条土地储备项目成本费用支出,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实行联审制度。
第十条供应储备土地取得的收入,全额上缴市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十一条土地储备成本结算以宗地为单位,归集收支,填制土地成本单,经市土地储备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报送市财政部门,市财政部门审查后,及时核拨相关成本费用,成本费用优先偿还贷款本息。
土地储备机构取得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的批复文件后,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先行向市财政部门申请拨付征地补偿费和报批费,其它成本费用待宗地供应后再行拨付。
第十二条市土地储备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市财政局要加强对土地储备资金运作及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提高土地储备资金管理效率。
第十三条市审计部门依据审计法规,对土地储备资金的收支、使用、管理进行审计监督。
第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截留土地储备资金。
第十五条石拐区、白云矿区、土右旗、达茂旗、固阳县和稀土高新区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市土地储备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包头市重点项目土地储备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的通知》(包府办发〔2007〕86号)同时废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1992年11月7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1992年11月7日)


(1992年11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一、免去李宜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职务。
二、任命刘宝臣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